新兴市场本土化:不止 “卖货”,更是 “扎根”

鲲鹏军团 无标签 收藏文章
0 19
胡月
鲲鹏军团-河北厚德汉方医疗器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
很多外贸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时,总想着 “把国内的成功模式复制过去”,却忽略了 “本土化” 才是打开市场的关键。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在消费习惯、商业规则、文化氛围上差异巨大,单纯的 “产品输出” 很难长久,只有真正融入当地,才能从 “过客” 变成 “主人”。​

东南亚市场就是典型案例。越南消费者对价格敏感,但又重视 “熟人推荐”,传统的线上广告效果远不如 “本地化分销”。广西一家做小家电的企业,初入越南市场时,直接在电商平台开店,每月销售额不足 5000 美元。后来他们改变策略,在胡志明市、河内等主要城市发展本地经销商,这些经销商不仅熟悉当地批发市场,还能通过 “街坊推荐” 打开销路 —— 经销商会带着产品走进社区,现场演示电饭煲的 “杂粮煮饭” 功能、电水壶的 “防干烧” 设计,还能用越南语讲解使用注意事项。同时,企业还根据越南家庭 “人口多、厨房小” 的特点,把电饭煲容量从 5 升调整为 3 升,优化机身设计使其更节省空间。不到一年,通过经销商渠道实现的销售额就突破了每月 5 万美元,占总销售额的 70%。​

在中东市场,本土化则要过 “文化关”。沙特阿拉伯禁止女性在公共场合与陌生男性接触,一家做美妆产品的外贸企业,在当地招聘女性销售团队,开设 “女性专属体验店”,客户可以在私密环境中试用产品;同时,将产品包装上的模特换成符合当地审美的 “头巾女性” 形象,避免使用暴露的图片。这些本土化调整让产品在沙特的销量比同类竞品高 30%。此外,中东市场的支付习惯也很特殊,信用卡普及率不足 40%,企业接入当地的 “现金支付网关”,客户线上下单后,可到附近的便利店付款,大大提高了转化率。​

本土化还体现在 “售后服务” 的落地。非洲尼日利亚的物流基础设施薄弱,一家做摩托车配件的企业,在拉各斯建立了配件仓库和维修服务点,不仅能快速给客户补货,还能为当地骑手提供免费的维修培训。有位骑手的摩托车发动机出了故障,服务点当天就提供了备用发动机,让他不用耽误生计,这种 “贴心服务” 让企业在当地积累了良好口碑,很多骑手主动推荐同行购买他们的配件。​

对外贸企业而言,本土化不是 “额外支出”,而是 “必要投资”。它需要企业放下 “外来者” 的心态,深入调研当地市场: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,而不是想当然地 “推送” 自己的产品;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,避免因 “水土不服” 引发争议;建立本地化的团队和渠道,让业务能 “自主运转”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新兴市场扎下根,从 “一锤子买卖” 变成 “长久生意”,在全球贸易的 “蓝海” 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
发布时间:2025-09-06 08:22:31
评论
评论列表
    (0) 分享
    分享

    请保存二维码或复制链接进行分享

    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