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贸供应链韧性:应对风险的 “生存能力”

鲲鹏军团 无标签 收藏文章
0 15
韦白玉
鲲鹏军团-河北厚德汉方医疗器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2020 年以来,全球供应链频繁遭遇 “黑天鹅” 事件:疫情导致港口拥堵、

原材料价格暴涨,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物流中断、贸易限制,这些都让外贸

企业意识到,“单一供应链” 的脆弱性,而 “供应链韧性”—— 也就是应对突

发风险、快速恢复运转的能力,成了企业的 “生存底线”。

广东一家做电子元器件的外贸企业,2021 年曾因 “芯片断供” 陷入危机。

当时他们的芯片供应商只有一家台湾企业,受疫情影响,台湾工厂停工半

个月,企业的订单无法按时交付,面临向客户支付违约金的风险。这次危

机后,企业开始构建 “多供应商体系”:除了台湾供应商,还开发了 2 家大

陆供应商和 1 家韩国供应商,并且对供应商进行 “分级管理”—— 核心供应

商提供 70% 的货源,备用供应商提供 30%,同时与备用供应商约定 “紧急

情况下 72 小时内发货”。2022 年,韩国供应商因物流问题无法供货,企业

迅速将订单转移给大陆供应商,仅延迟 1 天交货,避免了违约损失。

原材料储备也是供应链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浙江一家纺织企业,根据过

去 3 年的原材料价格波动数据,制定了 “动态储备策略”:在原材料价格处

于低位时,储备 3 个月的用量;当价格上涨趋势明显时,增加储备至 6 个

月。2023 年棉花价格突然上涨 20%,很多同行因为没有储备原材料,不得

不提高产品报价,导致客户流失;而这家企业因为有充足储备,不仅能维

持原价,还趁机接了不少同行的订单,销售额增长了 25%。

发布时间:2025-09-06 08:24:00
评论
评论列表
    (0) 分享
    分享

    请保存二维码或复制链接进行分享

    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