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成长为茅,向优秀看齐

光速军团 无标签 收藏文章
0 20
赵青珍
光速军团-石家庄踏博蜡制品销售有限公司

光速军团-踏博蜡业~赵青珍

各位并肩作战的外贸伙伴们,大家好!今天的 PK 分享,不是 “胜负榜” 的宣读,而是一场 “经验库” 的共建 —— 我们不谈 “谁比谁厉害”,只聊 “哪些方法能让我们都更厉害”。每一次 PK 都是一次 “实战体检”,有人在订单里收获了成果,也有人在沟通中摸清了规律,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思考和行动,才是比输赢更珍贵的财富。接下来,我想从 “实战方法”“心态突破”“长期思维” 三个方向,和大家拆解这次 PK 里值得我们共同借鉴的成长路径。

一、订单成交的核心:用 “精准动作” 替代 “盲目努力”

很多时候我们觉得 “客户难搞”,不是因为运气不够,而是因为对客户的 “洞察不够”。这次 PK 中,几位伙伴的订单突破,都藏着 “精准匹配需求” 的逻辑,值得我们参考:

1. 客户调研:把 “泛泛了解” 变成 “精准画像”

有位伙伴跟进一个欧洲客户时,没有上来就推产品,而是先做了三件事:①查客户官网的 “About Us”,发现他们主打 “可持续环保产品线”,且核心客户是当地高端商超;②看客户社交媒体,注意到他们最近在推 “可降解包装系列”,配图文案反复强调 “欧盟环保认证”;③找行业报告,确认该地区近半年对 “环保材料” 的进口关税有优惠。

带着这些信息沟通时,她没有说 “我们的产品质量好”,而是直接对接客户需求:“您正在推的可降解包装,我们的材料刚好通过欧盟 ECOCERT 认证,能帮您符合商超的准入标准,而且凭借这个认证,还能申请当地 3% 的关税减免,我整理了具体的认证文件和关税政策,发给您参考?”

客户当天就回复了细节需求 ——外贸不是 “广撒网”,而是 “先找鱼群的方向”:客户的业务定位、近期动态、所在市场的政策,都是我们打开沟通的 “钥匙”,提前做足调研,后续的推荐才不是 “自说自话”。

2. 沟通应对:把 “被动回复” 变成 “主动解决”

这次 PK 里,有个小插曲:一位伙伴的客户在签单前突然犹豫,说 “你们的报价比印度供应商高 5%”。她没有急着解释 “我们质量更好”,而是先问客户:“您提到的印度供应商,他们的报价是否包含海运保险和清关服务?因为我了解到您之前有一票货因为清关文件不全延误了 15 天,而我们的报价里包含‘门到门清关 + 延误险’,如果按您的订单量,算上后续可能的清关成本和延误损失,其实我们的方案反而更划算。”

她还附上了之前帮其他客户解决清关问题的案例(隐去敏感信息),客户看完当天就确认了订单 ——面对客户的异议,“辩解” 不如 “解决”:先听懂客户担心的核心(不是贵,是怕不划算 / 有风险),再用具体的方案、案例帮他打消顾虑,客户才会觉得 “你懂我,也能帮我”。

二、心态破局:把 “PK 压力” 变成 “成长动力”

1. 对新人:“不怕做错,就怕不做”

这位新人说,刚开始跟进客户时,怕英文邮件写得不好,怕问的问题太基础,犹豫了一周都没敢发消息。后来组长跟她说:“客户更在意你有没有认真了解他的需求,哪怕邮件里有小错误,只要态度真诚、信息准确,比‘不行动’强 10 倍。”

她试着给客户发了一封 “带着问题的邮件”:“我看您公司主要做户外家具,最近注意到欧洲户外家具的安全标准有更新,想确认下您对产品的防火等级有没有特别要求?另外,我们有一款适合小户型的折叠桌椅,可能符合您的新品规划,需要我发详细参数给您吗?”

没想到客户很快回复,还主动提了 3 个需求 ——新人最容易陷入 “完美主义陷阱”,但外贸是 “实战型” 工作,只有主动迈出第一步,才能从客户的反馈里找到改进的方向。哪怕暂时没成交,每一次沟通都是 “练手”,练多了自然就顺了。

2. 对老同事:“没成交不是‘失败’,是‘排除了一个错选项’”

那位没成交但积累了高意向客户的老同事,分享时说:“这次跟进的客户,最后选择了更便宜的小厂,但过程中我摸清了他的核心需求 —— 他要的是‘45 天快速交货’,而我们的常规交期是 60 天。虽然这次没合作,但我已经跟工厂沟通了‘加急生产方案’,下次遇到类似需求的客户,就能直接给出解决方案了。而且这个客户还把我推荐给了他的同行(对方不着急交货,更看重质量),现在已经在谈样品单了。”

外贸里没有 “白走的路”:哪怕订单没成,只要我们能从过程中总结出 “客户的真实需求”“市场的新变化”“自己的优化点”,这些经验就是下次成交的 “铺垫”。PK 的本质不是 “比谁一次赢”,而是 “比谁能持续优化,越做越好”。

三、长期思维:PK 不是 “一锤子买卖”,而是 “客户信任的积累”

这次 PK 中,有个细节特别打动人:一位伙伴在客户确认订单后,主动给客户发了一份《订单跟进时间表》,里面写清了 “原材料采购(预计 3 天)、生产进度(每周更新一次)、质检时间、海运订舱节点”,还附上了自己的微信,说 “有任何问题,随时找我,不用等邮件回复”。客户回复说:“跟你们合作,我特别放心。”

其实外贸做的是 “长期生意”,一次 PK 的订单只是开始,真正能让客户复购、转介绍的,是 “超出预期的服务”—— 比如:

订单生产中,主动同步进度,让客户 “不焦虑”;

货物到港后,提醒客户清关注意事项,甚至帮他对接当地的清关代理;

客户销售旺季前,主动推荐适合的新品(比如 “您去年的这款产品卖得很好,我们今年升级了材质,成本没变,您要不要试试样品?”)。

PK 的终点不是 “签单”,而是 “让客户记住你、信任你”。当客户觉得 “你不仅是供应商,更是能帮他赚钱的伙伴” 时,不管下次有没有 PK,他都会优先选择你。

各位伙伴,今天我们聊的不是 “谁是第一”,而是 “如何让我们都成为更好的自己”。外贸这条路,没有 “一蹴而就的成功”,只有 “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”—— 积累对客户的洞察,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,积累客户的信任。下次 PK 时,希望我们都能带着今天的经验,少走一点弯路,多靠近一点目标;更希望我们能互相借鉴、互相帮衬,把 “一个人的优秀” 变成 “一群人的共赢”。

发布时间:2025-09-13 07:29:30
评论
评论列表
    (0) 分享
    分享

    请保存二维码或复制链接进行分享

    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