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应对只询价不下单的客户?

鲲鹏军团 无标签 收藏文章
0 3
梁丽
鲲鹏军团-河北朵利进出口有限公司
公司名称:河北朵利进出口有限公司

分享人:梁丽

分享内容:怎么应对只询价不下单的客户?


一、先搞清楚:客户为什么只问价?

最容易掉坑的就是:客户一来以为马上能有单子。结果辛辛苦苦做了报价单,盯了几天,客户没回,再过几天又发来一个新型号、新数量的询盘。其实客户“只问价”的原因很多,得一个个拆开来看:

1. 货比三家,想找最低价

这类客户是真的有需求,但他们会找五家甚至十几家供应商来比价。你就算报得很快,也未必马上能成交。

特点

  • 问得细,比如数量、规格、包装方式都很具体。

  • 但是迟迟不下单,总说“再等等”。

2. 市场调研,没打算买

有些客户的任务就是“收集价格”。可能老板让他了解市场行情,或者他们公司要做下一年的预算。

特点

  • 会同时问很多产品。

  • 经常消失,报完价就没影。

3. 中间商,拿你的价去转手

这种客户最常见,他们自己没货,只是把你的价格转给自己的客户,然后赚差价。

特点

  • 问题比较笼统,经常说“我再和客户确认一下”。

  • 数量变化很大,有时候今天问1000个,明天又问1万个。

4. 观望型,犹豫不决

这类客户确实想买,但暂时没预算,或者公司流程复杂,要层层审批。

特点

  • 回复慢,常常已读不回。

  • 会时不时冒出来问一句,但就是不下单。

5. 试探型,测试供应商

他们其实在找长期供应商,前期会通过询价来考察你的响应速度、专业程度,看你是不是靠谱。

特点

  • 很挑剔,喜欢问细节问题。

  • 不是马上要买,但未来可能会下大单。

6. 同行探价

极少数情况,有可能是你的同行假装客户,套取价格和条件。

特点

  • 问得特别细,但问法很“生硬”,像是照着清单在背。

  • 不透露自己公司情况。


二、为什么总被“问价客户”消耗?

  1. 见到询盘就激动
    没甄别客户,就把精力全扑上去。结果报了十几个价格,没一个有下文。

  2. 只会报价格,没有差异化
    客户收集到一堆报价单,你的跟别人没区别,他自然不会选你。

  3. 缺乏引导
    客户问,你答,报完就完了,没有往下推进。久而久之,客户也觉得你只是个“报价格机器”。

  4. 缺乏客户分级
    把所有客户都当成潜在大客户,结果把时间浪费在“永远不下单”的人身上。

  5. 缺乏后续跟进技巧
    有些客户是慢热型,半年才下单。但你跟进了两次没结果,就放弃了。


三、应对策略:怎么从“问价客户”身上榨出价值?

要想把只询价不下单的客户变成订单,核心就是四个字:筛选、引导、区分、坚持

1. 报价要有“含金量”

绝对不要只丢一个单价!那样客户只会觉得你是最低端的供应商。

正确做法:

  • 报价里要包含:

    • MOQ(起订量)

    • 交货时间

    • 付款条件

    • 运输方式(FOB / CIF / DDP)

    • 有效期(比如15天内有效)

    • 产品认证、质量保证

  • 可以做成两档或三档:

    • 1000件单价多少

    • 5000件单价多少

    • 10000件单价多少

这样客户就能对比出数量和价格的关系。

2. 学会“反问”,别傻乎乎一直报

比如:

  • “您计划什么时候采购呢?”

  • “预计数量是多少?我好给您最合适的价格。”

  • “您目标市场是哪个?不同国家可能有不同认证要求。”

如果客户是真买家,他愿意透露。如果什么都不说,那就要打个问号了。

3. 用小单/样品来破冰

很多客户不敢一次性下大单,你可以主动建议:

  • “要不要先做一个样品订单,您确认质量再谈大货?”

  • “我们很多长期客户,都是先下小单,满意后再放大单的。”

4. 制造紧迫感

客户不下单,往往是觉得“拖一拖没关系”。你要让他觉得再拖就亏了

  • “这批原料最近涨价厉害,报价只能保留7天。”

  • “我们工厂排期紧,下周可能要排到下个月。”

5. 建立信任感

客户下单的关键是信任
你可以这么做:

  • 发工厂照片、视频,让他看到你是真的工厂。

  • 提供证书、检测报告,让他放心产品合格。

  • 分享成功案例:“我们给美国客户供货3年,质量和交期都很稳定。”

6. 分级管理客户

别对所有客户一视同仁。

  • A级客户:有明确需求,数量大,采购时间近 → 花大精力重点跟进。

  • B级客户:有兴趣,但时间不确定 → 定期联系,保持存在感。

  • C级客户:纯比价、没诚意 → 报个参考价,别花太多时间。


四、实战话术

1. 客户报完价就没反应

  • “您好,上次的报价您看过了吗?有没有需要我调整的地方?”

  • “如果方便的话,您能告诉我目标价吗?我可以帮您核算下最合适的方案。”

2. 客户反复问价

  • “为了给您最准确的价格,能不能告诉我大概的订单数量和交货时间?”

  • “不同数量价格差别比较大,您预估的量是多少呢?”

3. 客户只关心价格

  • “价格只是一个方面,我们在交货期和售后服务上也有明显优势。”

  • “我们很多客户选择我们,不仅仅是因为价格,更是因为合作省心。”

4. 推动客户先下小单/样品单

  • “要不要先下一个样品单?这样您可以亲自测试质量。”

  • “我们很多合作伙伴都是先做试单,确认没问题后再走大货的。”

5. 制造紧迫感

  • “这个报价是基于现在的原料成本,可能下个月就要上调了。”

  • “目前工厂排期比较满,如果您早点确认,我可以帮您保留生产位置。”


五、外贸业务员的心态修炼

做外贸,最难的不是客户,而是心态。只询价不下单的客户随处可见,你要学会自我调整。

1. 不要玻璃心

客户不回你,不代表你没价值。很多客户半年、一年都在观望,但最后还是会下单。

2. 学会放手

不是所有客户都值得死盯。你要把时间留给最有潜力的。

3. 积累才是关键

很多客户今天不买,明年可能突然联系你。你要做的就是留下印象,保持联系。

4. 提升效率

做个客户管理表,把客户分级,定期复盘。这样你不会被“垃圾询盘”拖死。


六、客户分级跟进表

客户类型典型特征应对策略
比价型客户同时找多家供应商,关注价格,迟迟不下单报差异化价格,提供不同数量档次报价;突出服务和交期优势
调研型客户收集市场行情数据,短期无采购计划报参考价即可,保持轻联系,减少精力投入
中间商客户转手报价给自己的客户,无决定权了解其最终客户需求,提供灵活报价,但避免透露底价
观望型客户有采购意向,但预算不足或审批流程慢保持耐心,定期跟进,提供行业资讯,等时机成熟
试探型客户频繁问细节,测试供应商反应速度和专业度专业快速回复,展示实力和案例,逐步建立信任
同行探价问法生硬,不透露背景,像是套取信息保留部分敏感信息,避免全盘透露,只报标准价格


七、总结

客户只询价不下单,是所有业务员都会遇到的情况。别慌,核心在于:

  1. 先识别客户:是真买家还是假询盘。

  2. 报有价值的价格:不仅仅是数字,还要有条件、服务、优势。

  3. 主动引导:推动客户走到样品单、小单这一步。

  4. 建立信任感:用案例、证书、照片让客户放心。

  5. 客户分级管理:把精力用在最可能成交的人身上。

  6. 心态要稳:外贸是长期赛,今天没下单,不代表未来没机会。

客户只问价,不下单很正常。要学会筛选、引导和坚持,才能把“只问价”的客户变成“真下单”的客户。emotion

发布时间:2025-09-18 00:01:56
评论
评论列表
    (0) 分享
    分享

    请保存二维码或复制链接进行分享

    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