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人:张帅
分享内容:老客户,也会有新欢
最近陪朋友见了他的一个老客户,据说他们从合作开始已经相识了十几年,这十几年他们见证了客户父亲去世,见证了彼此结婚生子,按说应该算是关系和感情比较深厚的了吧?!
朋友回忆说,跟这个客户第一次见面是在一次展会上,那会朋友也是第一次参加工作,参加展会,然后客户从自己展会摊位上路过,并没有进到摊位里来转转,
然后朋友自己就在过道上跟上去跟这个客户要了一个名片,接着回来就联系报价,说来也比较巧合,报完价,寄完样品,客户就下单了,然后从第二年的展会开始,他们有了每一年的合影,一直持续到现在,
因此,如果我们能够有机会去参加展会,一定不要只知道在自己的展摊内等着客户前来询问,而是要适当的出去溜达溜达,碰碰运气,说不准我们也能遇到一两个这么有缘的客户,
也有可能他们因为太专注于走路而并没有看到我们的摊位,也有可能有太多相似的摊位客户懒得进去,但是当我们打招呼的时候,对方能够回馈一个积极的回应, 那也许就会出现转机。
朋友说,刚开始合作的时候,这个客户每年下的订单量都很大,然后最近几年就不怎么下单了,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,一直以为是客户的生意不景气,
直到有熟悉的人告诉朋友说,这个客户已经将订单的重心转移到别的工厂了,之所以还每年偶尔能给点小单,也只是看在以往相识与合作的情分上,
由此可见,即使是自认为合作多年的老客户,他们也会一直寻找更有性价比的供应商,当我们察觉到订单量出现异常的时候,就需要提高警惕,而不是听信客户的片面之词,尤其是之前订单量很大的客户,更得提高警惕,
以往我们总是认为送人点东西就能买个人情,对方拿人手短就会持续下单,但是现在的客户,仅仅靠"送礼” 这一招其实是很难维系的,必须有深度的合作,共赢的捆绑才行,我们要和客户做的并不仅仅只是供需关系, 而是一种共同成长的互利关系。
就像微信群里有小伙伴说,当看到别的供应商的价格比自己低一半,并且质量都差不多的时候,别说自己合作多年的老客户,就是自己都会心动,
而这些“抢”客户的供应商靠的就是靠“低价”“赔本”先将客户抢到他们那里做了第一笔或者几笔订单之后,再陆续缓慢地涨价去盈利,
此时,如果我们还一再坚持没有利润就不接单的原则,恐怕老客户也很难留住。在同等质量下,谁不喜欢去和价格更低一点的供应商合作呢?
所以,有时候资本的力量是很可怕的,就像一些平台,故意低价销售,让一些坚持不住的企业自动放弃,然后逐渐增加自己的蛋糕范围,而仅仅只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资金能够熬下去。
这也印证了那句话,我们可能没办法让客户一直和我们合作,但是我们应该想尽办法让我们的合作维持的更久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