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态好的人,先懂“给拒绝卸力”。外贸里“十询九不订”是常态:可能客户刚跟老供应商续了约,可能你的报价卡在他的预算外,甚至可能他只是随便问问。有次帮朋友跟进一个中东客户,从寄样到反复改合同折腾了三个月,最后客户说“还是选本地供应商吧”。朋友没急着删联系方式,反而发了句“随时欢迎对比价格,祝您生意顺利”。没想到半年后客户主动找来——本地供应商的货出了质量问题,他记着朋友的耐心,直接下了个小柜的单。其实拒绝大多不是“否定你”,只是“当下不适合”,给彼此留余地,就是给机会留缝隙。
心态好的人,会给“等待设闹钟”。外贸流程长,从询盘到成交,中间隔着报价、寄样、验厂、开证、排产,少则一两周,多则大半年。有个做建材外贸的前辈,从不盯着“客户怎么还不回”焦虑,而是把等待拆成“小行动”:客户没回报价,三天后发张工厂生产实拍图附句“刚出了批同型号的货,给您参考下做工”;样品寄出去后,一周后问“是否收到?若方便,盼告知您对尺寸的看法”。她总说“与其等客户,不如忙自己的”——整理产品参数表、学几句客户国家的问候语、复盘上笔订单的物流时效,忙得扎实了,焦虑自然就淡了,反而能在客户回复时拿出更从容的状态。
心态好的人,更会“给失误留台阶”。外贸哪能不犯错?可能是报关时把材质写错了,可能是跟工厂沟通漏了客户的特殊要求,甚至可能是发邮件时选错了附件。有次我帮客户翻译合同时,把“HDPE管的壁厚误差范围”写错了个数字,发现时冷汗直冒。赶紧跟客户坦诚道歉,附上正确的参数表,还主动提出“若因此耽误您核算成本,我们愿意承担重新寄样的运费”。客户虽愣了下,但见我没找借口,反而说“谁都有疏忽,下次注意就好”。其实客户怕的不是犯错,是犯错后的推诿——承认失误、及时补漏,反而能让客户看到你的靠谱,比“从没出错”更能攒下信任。
说到底,外贸销售拼的是产品,更是“扛事的心力”。被拒时别钻牛角尖,想想“这只是筛选客户的过程”;等单时别慌神,把时间花在“能把控的事上”;出错时别逃避,记住“真诚比完美更打动人”。毕竟做外贸,本就是跟不同文化的人磨合,跟复杂的流程较劲,心态顺了,路好像也就没那么难走了。
下次再遇着烦心事,不妨给自己递句宽心话:“急也没用,不如先把眼下这步走扎实。”毕竟,稳得住心态的人,运气都不会太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