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“走出去”或与境外发生交易,面临更复杂的税收环境。了解基本跨境涉税规则是防范风险、享受优惠的前提。
常见场景与要点:
1. 出口货物/服务(增值税):
* 出口退税: 符合条件的出口货物、服务通常适用增值税退(免)税政策(免抵退或免退税)。需准确申报,单证(报关单、提单、销售合同、发票等)齐全、备案及时。
* 零税率: 向境外单位提供完全在境外消费的服务等,适用增值税零税率。
2. 进口货物(增值税、关税): 进口环节需向海关缴纳进口增值税(可抵扣)和关税(计入成本)。
3. 向境外支付费用(源泉扣缴):
* 企业所得税: 支付股息、利息、租金、特许权使用费、财产转让收益等款项给境外非居民企业时,通常需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(预提所得税,税率多为10%,有税收协定优惠的按协定)。
* 增值税(VAT): 向境外单位或个人购买在境内发生的应税服务、无形资产或不动产,支付方(境内企业)需代扣代缴增值税(适用税率)。
4. 税收协定: 我国与众多国家签署了税收协定(安排),用于消除双重征税、降低预提税税率、明确常设机构判定等。支付前务必查询是否适用协定优惠税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