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确认:下单前要求客户确认详细的规格、包装方式、交期等,可以做成《Order Confirmation/PI》让客户签字或盖章。
样品确认:如果是定制类产品,最好有最终样品或图片确认,避免客户后期再改。
风险提示:提前说明“确认后的订单如需修改,可能产生额外费用和延期”。
在合同或PI里加入:
修改需书面确认(邮件/正式函件)。
修改范围:超过某个时间点(如生产启动后)不再允许大改。
费用承担:修改导致的物料、人工、运输费用由客户承担。
交期影响:修改可能推迟发货,需客户认可。
生产启动节点:通知客户“订单已进入生产,不可再更改”,形成心理界限。
记录修改成本:每次改动都要评估成本、延迟时间,反馈给客户,让客户感知到不是无代价的。
留痕:所有变更邮件存档,避免未来扯皮。
柔性但坚定:不要一味迁就,可以说:“我们理解您的需求,但目前订单已进入生产,如再修改会产生额外费用并延迟发货,您是否愿意承担?”
引导客户提前确认:提醒他们提前规划,强调“频繁更改会影响交期和品质”。
区分客户价值:若客户是长期大客户,偶尔改可以作为关系维护;若是小单客户,频繁改需求就要果断立规矩。
建议公司制定 订单变更管理制度,销售才能有依据去和客户沟通,而不是单打独斗。
对于经常反复的客户,可以考虑:
提前提高报价,把风险成本算进去。
设立“变更费”机制。
提前锁定、合同约束、成本透明、沟通坚定。既要维护客户关系,也要避免企业成为客户反复试错的成本承担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