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邮箱/域名:正规公司一般有企业邮箱,免费邮箱(如 Gmail、Yahoo)要额外留意。
看询盘内容:是否具体(型号、数量、用途),还是泛泛地“请报价格”?
搜索公司信息:通过 Google、LinkedIn、黄页等核实公司背景。
看沟通习惯:真正的采购通常会问付款方式、交期、认证、售后等。
给不同客户打标签(高潜力、中潜力、低潜力),不要浪费太多精力在低潜客户上。
常见几种可能性:
你只是他们的价格参考(可能已有固定供应商)
他们还在比较供应商(还没到下单阶段)
信任感不足(担心质量、售后、付款风险)
沟通没有推动力(只是报了价,没有引导客户行动)
价格后附带价值:不要只报裸价,可以加上交期、质量保证、认证证书、客户案例。
增加信任:提供公司介绍、工厂照片、客户评价、视频,让客户觉得靠谱。
引导行动:比如“为了您确认质量,我们建议您先下小批量试单。”
设置时效:报价加上有效期,营造紧迫感。
多问问题:不要只等客户问,要主动问他们用途、目标市场、预计采购量等。
小样订单切入:客户不敢大单,可以建议先小批量测试。
提供差异化:比如交货快、MOQ 小、售后保障,找到竞争点。
长期跟进:一些客户周期很长,可能半年甚至一年才下单,要有 CRM 跟进记录。
大胆放弃:如果确认是“只要价格,不下单”的客户,不要过度消耗精力。
报价后不要只等,可以问:
“您这次的采购是用于项目还是库存补充?”
“您计划什么时候确认供应商?”
“如果我们能提供更快的交期,是否能帮助您尽快推进订单?”
遇到长期只要价格的客户:
“我理解您在比较多家,我们可以先从一个小批量订单开始,让您评估质量和服务,您觉得如何?”
总结:筛选客户 → 分析动机 → 建立信任 → 引导试单 → 长期跟进
并不是所有询盘都会转化,但通过方法能大幅提高成交率,同时减少无效沟通的消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