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现在竞争激烈的外贸环境,想要在众多供应商中脱颖而出,被客户认可,我们需要做到专业性与温度,既能建立信任,又能增强客户粘性,关键在于“专业打底,温度加分”,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:
一、用专业夯实基础,让客户“放心”
1.深耕产品与行业:对产品的细节(材质、工艺、认证)、行业规则(关税、物流,不同市场要求)了如指掌,能快速解答客户疑问,比如主动告知不同国家的清关要求,避免客户踩坑。比如对于我们雨衣产品,不同市场对面料标准要求不一样,不同市场有不同的产品名称,不同国家对雨衣上一些辅料要求也不一样。
2.流程标准化且透明:从报价、合同签订到生产、发货,每个环节清晰可控,主动同步进度给客人(例:我们公司有同一模板的报价单,合同模板,验货模板,每个订单我们定时给客人发生产进度表,每次去车间验货也会即时更新验货图片及报告,货到港及时更新大货到港口图片,开船后及时追踪货物行踪,提醒客户提前准备清关等),减少客户的不确定性。
3.精准解决问题:遇到纠纷(如质量争议、物流延误)时,不推诿、不敷衍,而是基于专业给出解决方案(例:“我们可以安排补发,同时承担一半运费,您看是否可行?”)。
二、用温度拉近距离,让客户“暖心”
1.关注个性化需求:记住客户的细节(比如对方国家的节假日、客户曾提过的偏好),例如在对方节日时发送一句简单祝福,或根据客户市场的特点推荐适配的产品包装。
2.沟通中传递真诚:避免机械的模板化回复,适当加入人性化表达(例:“了解到您那边最近天气较热,这批货物的储存注意事项我特意标注在附件里了,供您参考”)。
3.长期视角维护关系:不只为成交而沟通,成交后也保持适度联系(如新品推荐时说明“这款和您上次采购的产品搭配使用,反馈不错”),让客户感受到被重视而非“一次性交易”。
专业性是外贸的“硬实力”,决定客户是否愿意合作;温度是“软实力”,决定客户是否愿意长期合作。两者结合,既能体现专业度带来的可靠性,又能通过细节传递尊重与关怀,让合作更顺畅持久。从而也能让客户愿意与我们合作,我们自身竞争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。
切记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,我相信每个人看后都会觉得,这个我都懂。很简单。没什么了不起。但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,或者在重复的这个动作中能更加优化才是王者。
既然选择了做外贸,就要俯下身来,踏实一些,把每件工作都扎扎实实做好,并不是一定要做什么困难的事情才能显示水平和能力,简单的事情用心耐心的重复做,才是最高水平。愿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王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