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: 河北亿圣国际贸易有限公司
分享人: 王一凡
分享内容:
一、市场调研:明确“卖什么”“卖给谁”
1. 筛选潜在产品
- 结合自身资源:优先考虑与现有供应链(如工厂、供应商)相关的产品,降低合作门槛;或选择自己熟悉、有兴趣的领域,便于深入研究。
- 参考平台趋势:通过阿里国际站、亚马逊、Google Trends等工具,查看目标市场(如欧美、东南亚)的热门品类、搜索量变化、用户评价,排除饱和或衰退的产品。
- 关注政策与壁垒:避开有高关税、严格认证(如FDA、CE)且自身难以满足的产品;注意目标国的进口限制(如禁售品类、环保要求)。
2. 分析目标客户与竞争
- 定位客户群体:是B端批发商、零售商,还是C端消费者?他们的采购习惯(如起订量、交货期)、价格敏感度如何?
- 研究竞争对手:查看同类产品的头部卖家,分析他们的定价策略、产品卖点(如材质、功能)、售后服务,找出差异化空间(如更高性价比、定制化服务)。
二、产品与供应链准备:确保“能供货”“有优势”
1. 产品细节确认
- 明确核心参数:如规格、材质、认证(根据目标市场要求)、包装方式等,避免后期因细节不符导致纠纷。
- 测试样品:向供应商索要样品,检查质量、做工,必要时寄给目标市场的潜在客户获取反馈,优化产品细节(如调整尺寸、增加功能)。
2. 供应链谈判与风险控制
- 筛选2-3家供应商:对比价格、最小起订量(MOQ)、生产周期、付款方式,优先选择有出口经验、能配合验厂的厂家,避免单一供应商依赖。
- 明确合作条款:签订协议时注明交货期延误、质量问题的赔偿方案,以及是否支持小批量试单(降低初期库存风险)。
三、基础资料与渠道准备:让客户“能找到”“愿意买”
1. 准备营销素材
- 专业的产品资料:英文详情页(突出卖点、解决客户痛点,如“节能30%”“终身保修”)、高清图片/短视频(展示使用场景、细节)、报价单模板(包含FOB/CIF价格、付款方式、交货期)。
- 合规文件:提前办理必要的出口证件(如报关单)、产品认证文件(根据目标市场要求,如欧盟需要CE,美国需要FCC),避免清关受阻。
2. 选择初期推广渠道
- 平台试销:在阿里国际站、环球资源等B2B平台发布产品,通过RFQ报价、参加平台活动获取初期询盘;或在亚马逊、eBay等B2C平台小批量铺货,测试市场反应。
- 客户资源复用:向现有老客户推荐新产品(如“您之前采购的XX产品,我们新推出了配套的YY,可提升效率”),利用信任基础降低推广难度。
四、成本与风险预估:避免“盲目投入”
- 核算初期成本:包括样品费、平台入驻费、推广费、首批备货资金等,设定预算上限,避免资金链紧张。
- 制定试错方案:初期以小单测试为主(如50-100件),根据询盘量、转化率判断市场潜力,再决定是否扩大投入;若试销效果差,及时调整产品或方向。
前期准备的核心是“先验证、再投入”,通过市场调研锁定方向,用小单测试降低风险,同时确保供应链和资料的专业性,为后续推广打下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