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Facebook能出单?
Facebook不是B2B平台,但它有一个好处:全球买家几乎都在用,而且用得很频繁。
很多采购经理、公司老板、批发商,他们可能不天天刷阿里巴巴,但是他们肯定会刷Facebook。
你只要方法用对,就能在Facebook上遇到买家。Facebook是个“找人”的地方,不是单纯发广告的地方。
第一步:把门面搞好
就像你开门做生意,第一印象特别重要。
公司主页
名字要专业。
头像用公司LOGO或产品图,封面图放工厂、展会、出货照片。
简介里要写:你是工厂/供应商,主打什么产品,MOQ多少,出口经验。
个人号
外贸业务员一定要有个人号,因为很多客户更愿意加“人”,而不是只看公司主页。
简介写清楚且字符不要太多。
动态别光发广告,可以发点行业信息、日常工作照片,让客户觉得你是个正常人,不是“机器人”。
门面就是“别人点进来要一眼看出你做什么,而且靠谱”。
第二步:发什么内容?
客户不喜欢硬广,他们更想看:你专业不专业、产品靠不靠谱。所以发的内容要讲故事,要让客户产生信任。
(1)工厂+出货类
拍工人打包、装柜的视频。
发订单照片,比如“今天我们出了一柜到尼日利亚”。
这种内容最能证明你是真工厂,而不是空壳。
(2)产品展示类
拍产品细节,最好做短视频(比如鞋子的耐磨测试、机器的运转过程)。
展示不同规格、不同用途的对比。
(3)应用场景类
拍客户怎么用你的产品,比如草坪铺在花园里、家具放在酒店大堂里。
没有客户实拍的话,可以用3D效果图、案例照片。
(4)客户反馈类
发买家好评、视频反馈、合作案例。
这比你自己说更有说服力。
(5)知识干货类
写一些对买家有帮助的内容,比如:
“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规格?”
“这个行业在南美市场的流行趋势”。
这种内容能帮你建立“专家形象”。
(6)互动类
发投票、提问,比如:
“你觉得出口哪个国家运费更贵?”
“你喜欢黑色款还是白色款?”
互动能吸引客户评论,你就有机会加他好友。
第三步:去哪里找客户?
等客户主动找上门的概率不大,业务员得主动出击。
(1)Facebook群组
搜索你行业的群组。
方法:先混脸熟 → 发有价值的内容 → 再推荐产品。
千万别一进去就硬广,不然容易被踢。
(2)广告投放
有预算的话可以投广告。Facebook的广告很强,可以精确投放到某个国家+某个行业的人。
文案要写清楚:工厂直供、MOQ、批发、出口经验。这样能自动过滤掉零售买家。
(3)加好友找人
看到潜在客户(比如公司老板、采购经理)的账号,可以主动加他,聊天时别直接发广告,先找话题切入。
评论他们的帖子。
第四步:如何筛选客户?
很多Facebook询盘其实没价值,业务员要学会“过滤”。
提前写清MOQ:比如“Minimum Order 1000 pcs”,小客户就会自动绕开。
问几个关键问题:
“您是批发还是零售?”
“您的市场主要在哪个国家?”
“您预计的采购量是多少?”
一问基本就能分辨出买家真假。
看对方主页:
真买家一般有公司信息、行业相关内容。
骗子或小散户主页空空的,或者乱七八糟。
第五步:谈单的诀窍
Facebook只是入口,真正谈单要把客户引导到更专业的沟通平台。
第一时间回复:客户问你,最好5分钟内回复,不然他可能去找别人了。
直接点:问什么答什么,别长篇大论。比如他问“价格多少”,你就报MOQ和价格,不要拐弯抹角。
引导到WhatsApp/Email:Facebook适合初步接触,后续要把客户转移到WhatsApp、邮箱上谈。
长期跟进:客户没下单也别放弃,可以定期分享新品、出货照片,增加存在感。
第六步:日常操作清单
每天
回Messenger消息
点赞/评论目标客户的帖子,增加存在感
发1条动态(产品/工厂/案例/行业新闻)
每周
加入1-2个行业群组
在群里发1-2条有价值的帖子(干货/案例)
整理潜在客户名单,至少跟进5个
每月
测试一次广告投放(不同市场,不同文案)
总结哪种帖子带来最多询盘,下个月重点做
总结
在Facebook上做外贸,想拿到高质量询盘,核心就是:把门面做好 → 主页+人设要靠谱。
发有价值的内容 → 不是拼命发广告,而是发出货、工厂、案例、干货。
主动去找客户 → 群组、广告、加好友,三管齐下。
学会筛选客户 → 提前说MOQ,问关键问题,观察主页。
引导成交 → 快速回复,精准沟通,把客户拉到WhatsApp或邮箱。
坚持 → 每天小动作,每周总结,每月优化。坚持就是胜利,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