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巴巴国际站询盘和TM辨别高质量客户的技巧心得
在阿里巴巴国际站做外贸,每天涌进来的询盘和TM消息能把人淹没。但说真的,不是所有消息都值得花大力气跟进——能不能从这些信息里挑出高质量客户,直接决定了咱们外贸销售的效率。这阵子摸出些门道,整理出来跟大家念叨念叨。
1. 先从询盘内容里扒线索
拿到询盘别急着回,先掰开揉碎了看。这一步要是偷懒,后面很可能白忙活。
2. 看询盘写得够不够实在
那些真正想做生意的客户,询盘里总会带一堆细节:要哪个型号的产品、规格有啥要求、大概要多少量、啥时候得交货……一看就知道是做过功课的,采购心思笃定得很。反观那种就一句“给个价”或者“发本目录”的,十有八九是来比价的,或者压根没认真想采购的事。而且高质量客户爱问技术层面的问题。就拿家纺产品来说,他们会追着问面料成分、有没有OEKO-TEX这类环保认证,甚至会问能不能定制——这说明他们对产品门儿清,对供应商要求也高,反而更值得重点关注。
3. 查查客户的“底细”
阿里巴巴上不是能看企业信息嘛?我每次都会点进去瞅一眼:公司啥时候注册的、有多少员工、主要做啥业务。一般来说,老公司、员工稳定、业务集中在某个领域的,采购需求更靠谱。
要是客户给了官网,那更得点开看看。网站做得专业、信息全、产品多的,基本都是正经做生意的,跟他们合作成单的概率也高。
4. 数数询盘次数,看看采购急不急
有的客户隔三差五发询盘,或者盯着一类产品反复问,这明显是有迫切需求。尤其是那些说“我们这段时间就要采购”“这个市场最近急需这批货”的,十有八九是真要下单的主儿。
5. 客户的“历史”和“背景”也很重要
光看询盘还不够,得结合平台数据和市场情况再琢磨琢磨。
6. 平台评级别忽略
阿里巴巴的买家评级和星级挺有用的。星级高的客户,说明在平台上做了不少生意,规模也可能更大,合作的诚意通常更足。我一般看到高星级客户的询盘,都会优先处理。
7. 研究研究客户的市场和过往交易
不同市场的客户关注点不一样。比如北美、欧洲的客户,对家纺的环保性、工艺细节特别较真;中东客户呢,可能更看重设计够不够华丽。要是能提前了解他们的市场偏好,沟通起来更有针对性。
另外,通过平台看看客户的交易记录也很关键。那些反复买同一种产品,或者经常换供应商的,往往是有稳定需求的高意向客户——他们要么是在找更合适的供应商,要么就是采购量实在大。
8. 得判断客户需求是真还是假
知道了客户背景,就得进一步确认他们是不是真的要采购。
9. 多问细节,看他们答不答得上来
高质量客户对需求心里有数,你问得越具体,他们答得越清楚。比如问产品用在什么场景、有啥性能要求、包装和运输有啥讲究,他们都能说个一二三。我之前遇到个海外酒店的客户,连床上用品的色牢度、洗涤要求都问得清清楚楚,后来果然很快下了单。还有采购的批次和数量,他们也会主动问最小起订量、供货周期这些,一看就是懂行的,也更有长期合作的诚意。
10. 别光看价格,看他们更在意什么
真正的好客户不会只盯着价格不放。他们会问产品质量怎么样、交货能不能保证、有没有质保这些——这说明他们是综合考虑的,不是只想捡便宜,这种客户反而更容易长期合作。
11. 用TM聊天挖深挖透采购计划
TM这个即时工具得用好,能摸到不少询盘里没说的信息。回复一定要快,尤其是有时差的时候,尽量24小时内回。客户要是回复也快,还老追问产品细节和价格,那十有八九是真有需求。聊天的时候可以问问他们的采购流程:谁参与决策啊、有没有技术人员评估啊、大概啥时候能定下来。高质量客户的流程都很清晰,连决策者是谁、时间表啥的都能告诉你。我还会直接问预算和采购计划,要是他们能给个明确的时间点,那基本就是急着要货的;要是说不清楚,可能就是随便问问。
12. 跟进得有章法,别瞎忙活
客户不是回了询盘就完了,得有套精细的跟进流程。我现在用小满OKKI系统管理,给不同客户做不同的计划。高意向的就多跟进,发点定制报价、产品推荐、工厂介绍啥的;潜在客户呢,就定期发点市场信息、产品更新,保持联系就行。系统还有自动提醒功能,不怕漏掉跟进的时间点,特别是那些发了询盘没动静的,到点就提醒我再去问问。另外,还得看看数据,分析哪种客户转化率高,跟进策略再跟着调整调整,这样效率才越来越高。
说到底,就是从询盘里找细节、用平台查背景、靠TM摸计划、凭系统做跟进。把这些做好了,就能把精力放在真正的好客户身上,成交率自然就上去了。这些都是实操里攒的经验,希望能帮到在国际站打拼的同行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