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户说“钱马上到,你先发货吧,不然船期要错过”。
有的客户说自己资金紧张,但又急着要货。
还有些客户打“感情牌”,说“咱们合作过,应该互相信任”。
死守原则:没钱不发货,只要货在你手里,你就是主动;一旦货发出去了,你就成了被动。
客户如果真有诚意,付款不是问题;如果光说不付钱,那风险极大。
把锅甩给公司制度
千万别直接说“我不信你”,这样会伤感情。
你可以说:“公司财务制度非常严格,不走流程我也没办法。”
“这是我们跟所有客户的统一流程,不是针对您。”
这样既坚持了底线,又不会显得你个人不近人情。
加点紧迫感
“如果付款不及时,这船期可能要推迟一周,您那边的项目会不会受影响?”
“仓库那边已经催我清货位,如果再拖,可能要产生仓储费。”
客户听到拖延会给自己增加损失,就会更愿意付款。
这种情况非常普遍。客户觉得自己付了定金,货已经做出来,主动权在自己手里,于是就开始拖尾款。
货权一定要抓在手里
海运:提单别给客户,坚决不要电放。
空运:最好提前收清款项。
钱没到,单子不放。
分层次催款(软硬结合)
第一轮(温柔提醒)
“亲爱的,我们货已经准备好了,就差您这边尾款,一到账我们马上就能交单。”
第二轮(增加压力)
“因为尾款还没到,公司财务暂时不放单,可能会耽误清关。”
第三轮(制造损失感)
“船到港后如果单子不放,会产生滞箱费,这笔费用要由您那边承担。”
第四轮(公司出面)
让财务或老板发封邮件:“如尾款未在本周到账,公司将停止放单并暂停合作。”
白脸+黑脸策略
你作为业务员,可以语气柔和,表现出“我理解您”。
财务或老板则要强硬,表明公司制度很严格。
这样客户不会怪你,但同时感受到公司的压力。
这是最头疼的情况。客户要么是真的资金链断了,要么就是想赖账。
先弄清楚原因
如果是资金问题,可以谈分期付款。
如果是质量问题,要客户提供检测报告或照片,不能让他随便找借口。
如果就是赖账,那只能强硬。
证据要完整
合同、PI、发票、提单、装箱单、邮件往来,都要留好。
有证据,你才有底气跟客户谈判,甚至走法律程序。
谈判思路
缓和型:“如果您这边现在资金紧张,可以先付50%,剩下的分两个月结清。”
威慑型:“如果这周尾款不到,公司会采取法律措施。”
合作型:“长期合作才是双赢,如果这次尾款结不清,以后合作会有影响。”
升级手段
如果投了中国信保,立马报案。没投,可以找国外律师、第三方催收公司。必要时考虑仲裁或起诉。
心理准备
如果是老客户,一般不会彻底赖账,更多是拖延。如果是新客户,真赖账就当交学费,下次防范。
事后追款很难,预防才是关键。
查公司官网、注册信息。
搜索客户信用、口碑。
问同行有没有打过交道。
有条件可以找第三方机构做资信调查。
新客户:一定要100%预付,或者信用证。
小单:可以用阿里信用保障。
普通客户:30%定金 + 70%提单前付清。
老客户:小额度账期,但要控制额度,不能无限放大。
明确付款方式和时间。
写清楚违约责任和滞纳金。
指定法律管辖权,最好在中国。
新客户先小单测试付款习惯。等合作顺利,再逐步放大。
“亲,货已经准备好了,就差尾款了,麻烦您尽快安排一下,我们马上就能放单。”
“如果您今天能安排付款,我们就能保证不耽误船期。”
“公司财务制度卡得很严,尾款不到我们确实不能放单,还请您理解。”
“船期紧张,如果再拖可能会增加额外费用。”
“如尾款未在本周到账,公司将停止发货并暂停合作。”
“船到港后如果不放单,滞箱费每天都在增加,这部分费用将由贵司承担。”
“您好,我是XX公司负责人。因为贵司这边尾款迟迟未到,我们财务已经上报,若本周无法到账,我们将采取法律措施,并影响后续合作。”
不要心软
很多客户会说“马上付”“帮个忙”,一旦你心软,后面追款就更难。
不要怕得罪客户
你守规则,不是你小气,而是公司制度如此。真正靠谱的客户会理解。
善用人情世故
你可以“演白脸”,表现理解客户;让财务或老板“演黑脸”,把责任推给公司制度。
留后路
有时候客户是真有困难,不妨给他个台阶,比如分期付款。既能拿回钱,又不至于闹僵。
没钱不发货,没尾款不放单。
嘴上要软,制度要硬。
客户拖延,就一软一硬催;客户赖账,就靠证据+法律。
新客户要小单试,老客户要限额度。
预防比补救更重要,千万别拿大单去赌客户人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