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合同与交易条款优化
1、严格付款方式选择
*优先采用 发货前全额付款(T/T预付) 或 信用证(L/C),降低收款风险。
*若接受分期付款,至少要求 生产前支付定金(如30%)+发货前付清尾款,避免“货到付款模式。
*谨慎使用D/P(付款交单)等托收方式,尤其对新客户或高风险地区。
2、明确违约责任条款
*在合同中约定 滞箱费、堆存费、弃货处理责任,并明确费用承担方(如买方需支付超期仓储费)。
*保留提单修改权,以便在买方违约时快速转售或退运货物。
二、物流与货物控制
1、利用中转港策略
对高价值或高风险货物,选择 含中转港的航线,在未收到尾款前暂存货物于中转港,降低滞港成本。
2、投保与风险分担
*通过中信保 等机构投保,若买方拒付或拒提货,可申请理赔。
*与货代协商 延长免费堆存期,争取缓冲时间处理货物。
三、客户资信与风险预警
1、交易前资信调查
*通过第三方机构核查买方信用记录,避免与高风险客户合作。
2、发货前预警信号排查
若买方出现 付款延迟、频繁修改提单信息 等异常行为,立即启动风险预案(如暂停发货或要求预付款)。
四、违约后快速处置
1、转售或退运
*通过货代 更改提单收货人,将货物转售给其他买家。
*若无法转售,申请 退运至国内保税区 或第三方港口,避免销毁损失。
2、法律手段施压
通过律师函或仲裁要求买方承担违约责任,必要时联合其他供应商施压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系统性降低目的港不提货风险,最大化保障卖方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