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 “百团大战”经验分享
尊敬的协会领导、各位外贸同仁们:
大家上午好!
我是 Lucy,来自位威瑟特集团。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,在“百团大战”这个激情澎湃的活动中,与大家交流心得。今天,我想分享的不是空洞的理论,而是我这些年在外贸一线“打仗”过程中,一点点摸爬滚打总结出的心法和干法。
通过我这么多年的外贸经验,我认为心态决定了我们能走多高、走多远。
1. 从“订单猎手”到“客户农夫”的转变
过去: 我们像“猎手”,四处寻找订单,追求一击即中,但猎物打完就得寻找下一个,非常疲惫。
现在: 我把自己当成“农夫”。选好种子(精准客户)、精心灌溉(持续沟通)、耐心培育(建立信任)、最终收获(稳定订单)并年年丰收(重复下单+转介绍)。这个心态让我从追着客户跑,变成了让客户离不开我。
2. “顾问式销售”而非“推销员”
亮点: 客户不缺供应商,他们缺的是能为他们创造价值、解决问题的伙伴。当我收到一个询盘,我首先想的不是“我能卖什么”,而是“他遇到了什么难题?我的产品如何帮他赚钱/节省成本/提升效率?” 用专业的知识成为客户在中国的采购代理,甚至是市场顾问,关系才会牢不可破。
3. 拥抱变化,终生学习
亮点: 外贸市场、平台算法、营销工具每天都在变。从过去的B2B平台到现在的社交媒体(LinkedIn, Facebook)、视频营销(YouTube, TikTok),再到AI工具的应用。保持好奇心,主动学习新东西,是我们不被淘汰的根本。
接下来,分享几个我认为在当前环境下非常高效的实战策略。
1. 客户开发:精准打击,而非广撒网
“客户画像”精准定位: 不要再说“我的客户是所有需要我产品的人”。请深度分析你合作最好的老客户,总结出他们的行业、规模、地域、采购习惯等特征,绘制出清晰的“客户画像”。用这个画像去指导你开发新客户,效率倍增。
多渠道组合拳:
社交媒体深度运营: LinkedIn不是用来发广告的!优化个人资料,分享行业见解,评论客户动态,慢慢建立专业形象后再切入。这是建立信任最快的方式。
视频营销: 一段1分钟的工厂车间视频,比10张图片更有说服力。一段产品的使用场景视频,能瞬间解答客户的很多疑虑。勇敢地拿起手机拍起来!
2. 客户沟通:如何让客户“非你不可”
报价技巧: 报价绝不是只发一个价格单。我的报价单是一个解决方案包,包含:详细的价格条款、清晰的包装图片、各种认证证书、类似项目的案例分享、甚至是针对客户市场的销售建议。让客户感受到你的用心和专业。
跟进技巧: 切忌只会问“Did you receive my email?”。跟进要提供新价值:“Hi John, I saw some news about your market...(分享行业动态)”;“We have a new technical update that might help you...(分享技术更新)”;“Our production line is fully scheduled next month, if you...(善意提醒)”。
谈判技巧: 不要只会在价格上妥协。谈判的本质是交换。客户压价,你可以交换:更长的付款方式、更大的订单量、更稳定的年度合作。守住价格,换来其他条件。
3. 风险管控:活下去才能一直打胜仗
新客户信用调查: 在“百团大战”抢订单的同时,一定要保持清醒。宁可错过一个订单,也不要陷入一个骗局。简单的Google搜索、LinkedIn背景调查、或者利用中信保进行资信调查,是必备流程。
条款把控: 尤其是付款方式,对于新客户,坚持原则,T/T 预付+发货前付清是底线。不要为了接单而接受高风险条款。
各位战友,“百团大战”不仅仅是为了抢下多少订单,更是我们锤炼技能、检验团队、提升韧性的绝佳舞台。
外贸这条路,有顺境也有逆境,但只要我们坚持长期主义,深耕行业,深度服务客户,我们就能从价格的泥潭中跳出来,构建起属于自己的、别人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。
最后,送给大家一句话:“Every master was once a beginner. Every pro was once an amateur.” (每个大师都曾是个新手,每个专家都曾是个业余者)。只要我们持续学习,不断精进,今天在座的每一位,都能成为外贸领域的真正大师!
祝大家在“百团大战”中火力全开,斩获佳绩!
谢谢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