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美元汇率下跌是由美国国内政策与经济状况、国际资本流动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具体如下:
• 美国国内政策不确定性:美国的关税政策反复无常,如2025年对多个国家加征关税,引发市场对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担忧,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。同时,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挑战,如7月16日有关“可能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”的言论传出后,美元汇率在一小时内下跌1.2%。此外,《美国繁荣法案》的成本高达4.1万亿美元,财政收入前景不明,加剧了财政担忧,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信心下降,推动美元贬值。
• 美国经济数据疲软: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佳,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和消费数据显示出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,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美元的信心不足。例如,美国供应管理协会(ISM)发布的制造业PMI指数跌至48,低于50的荣枯线,说明制造业整体处于收缩状态。
• 国际资本流动变化:美国财政部披露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美国国际资本净流入规模较去年下半年减少2008亿美元,下降20.7%。私人外国投资者流入减少是主要贡献,当期私人外资净流入6595亿美元,环比减少3258亿美元。这表明尽管美国利率仍高于其他国家,但投资者对持有美国证券的兴趣减弱,资金有流出美国的趋势,对美元汇率产生下行压力。
• 全球经济形势及其他国家政策影响:全球风险缓解降低了市场对美元的避险需求,如中东地区局势缓和,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停火,俄乌冲突也有望通过谈判解决。此外,欧洲央行表示将保持警惕并快速应对经济变化,其政策调整可能对美元产生压力,且欧洲央行的加息预期也对欧元形成支撑,从而间接削弱美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