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只接话,不反驳,缓解跟客户之间的对立感
客户提出价格异议时,第一反应千万不能是 “我们的价格不高啊”“你看别家更贵”,这样很容易让对话陷入对立。可以先认同客户的感受,让客户感受到被理解,后续的沟通才更容易推进。
比如:
“Understand your concern about price, cost control is improtant in any business."
"Thank you for your honesty. Price is indeed a key consideration in any partnership."
2. 探寻客户说 “贵” 的背后原因,避免盲目降价
客户说 “贵”,可能有很多隐藏信息,和竞品对比后觉得贵/对产品配置不清晰/预算确实有限等,这时候可以通过提问来明确具体原因。
如果客户是拿竞品来对比,可以进一步了解竞品的具体配置,并且再次跟客户介绍我们报价的配置是什么 —— 很多时候 “低价” 对应的是减配,这时候就可以突出自己产品的价值差异;如果客户确实预算有限,这时候我们也能为后续的跟进方案调整(比如推荐基础款、调整起订量)提供依据。
3. 突出产品自身的价值,把 “价格” 转化为 “性价比”。
客户买的从来不是 “便宜”,而是 “值得”。当明确客户的顾虑后,要重点强调产品的价值,让客户觉得 “贵有贵的道理”。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切入:
产品本身:“我们的产品采用了 XX 材质(或 XX 技术),虽然成本高一些,但使用效果更好,质量更高,还可以提升你的自身品牌影响力,长远看反而更合适。”
附加服务:“除了产品本身,我们还提供免费的设计和专业的产品指导,后续有任何问题,我们的售后团队会 24 小时响应,这能帮您节省很多时间。”
合作优势:“如果您这次能确定合作,我们可以优先安排生产,保证 30 天内交货,这比行业平均周期快 15 天,能帮您更快抢占市场。”
用具体的优势来支撑价格,让客户感受到 “贵” 对应的是更高的回报,而不是单纯的成本增加。
4. 灵活应对,给出替代方案(而非直接降价)
如果客户确实对价格非常敏感,直接降价会压缩利润,这时候可以考虑用 “非降价” 的方式来回应,比如:
调整起订量:“如果您能把起订量从 1000 件提高到 2000 件,我们可以申请给您一个更优惠的阶梯价。”
推荐替代方案:“其实我们还有一款基础款产品,性价比也比较高,价格能比现在低 15%,您可以了解一下是否符合您的需求。”
拆分付款方式:“如果资金周转有压力,我们可以协商首付 50%降到30%,这样能减轻您的资金压力。”
这些方式既避免了直接降价,又能让客户感受到你的诚意,还能引导客户向更利于成交的方向推进。
5. 保持专业的态度,给之后的合作留有余地
无论沟通结果如何,都要保持专业态度。如果客户暂时没有接受我们的建议,可以说:“没关系,价格确实需要慎重考虑,您可以再对比一下,有任何疑问随时联系我,很期待能有机会和您合作。”
给客户留台阶,也为后续跟进留下空间。
其实,客户说 “贵” 并不可怕,关键是不要被 “价格” 困住,而是通过沟通让客户看到产品的价值。好的成交不是 “低价换来的妥协”,而是 “价值达成的共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