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来也奇怪,做外贸这么多年,我的客户大部分都是晚上对接的。 如此,我总结出了几点开发大时差客户的心得。通过百团,写出来与大家分享。
一、时间问题:
·客户工作时间:确认客户所在国家的法定工作日和工作时段(如拉美国家与中国时差 12 小时),避免在其凌晨、深夜或节假日发送消息。
·黄金重叠时段:找出双方工作时间的交集(通常每天 1-3 小时),这是唯一能 “实时沟通” 的窗口,优先用于重要决策讨论、需求确认、异议解决
二、沟通执行:
大时差场景下,核心是让客户在 “非同步时间” 也能清晰获取信息、推进决策,避免因 “等回复” 拖慢进度。需要主动预判客户可能的疑问(如合同中的交期,数量,规格确认等),提前在文档中说明,减少客户追问;
三、信任构建:用 “主动、贴心、透明” 弥补时差距离
1. 定期 “价值输出”,而非 “硬推销”,如:根据客户行业和需求,每周给客户更新原材料价格趋势,以便客户了解市场价格及快速抓住机遇下单节省成本2. 记住 “客户侧关键节点”,送上贴心关怀
关注客户的工作和生活节点,在合适的时间发送祝福或支持,拉近距离:
特殊情况:若客户所在地区有战乱或者自然灾害,第一时间发送关心。
3. 主动 “同步进度”,消除 “信息差焦虑”
大时差下客户最担心 “项目失控”,需主动、定期同步进度,哪怕没有新进展:定期给客户发shipment schedule ,让客户清楚看到每笔订单的状态。遇问题 “提前预警”,若出现延迟或风险,第一时间告知客户,并给出解决方案,避免客户被动接受坏消息。
总之,开发时差客户的关键是 “换位思考”,通过精准的时间管理、高效的沟通、本地化的方案、细节化的关怀,让客户感受到 “即使跨时区,合作也能顺畅、安心”,从而从 “潜在客户” 转化为 “长期合作伙伴”。
在此祝福所有外贸同仁都能克服时差问题,找到与客户同频的点。
祝历经百团,快速成长,订单多多,暴富暴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