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⃣️客户背调别只看官网!
我刚入行特天真,逛完客户官网就敢聊业务,只会说 “我们产品质量好”,客户根本不理!后来才懂,客户背调要看海关数据:查企业注册信息再看规模,翻社交媒体再看决策人偏好,最重要的是会用善用海关数据!
之前跟进东南亚客户,对方说 “先看样品”,我查海关数据发现他年进口超 50 万美金,供应商多在江浙。赶紧在样品资料里加 “产能对比表” 和 “缺陷改良方案”,客户直接跳过验厂下试单!现在我用海关数据查客户采购频次、规格变化,连其供应商交货问题都能抓,写邮件不说 “我是 XX 供应商”,改说 “注意到你司二季度进口涨 15%,是不是拓新市场”,一戳一个准!虽然海关数据平台年费是一笔投入,但收获更多!
2⃣️客户跟进别 “走极端”
我以前要么一天发三四封邮件、电话轰炸,要么仨月不联系。去年跟欧洲客户,天天催 “啥时候下单”,被拉黑后隔仨月再联系,人家早跟竞品合作了!后来才懂,初期每周 1-2 封邮件就够,内容选客户关心的行业案例、产品优势;没回
复就分享趋势,别硬催,保持 “不烦人又有存在感” 才对。
3⃣️后端流程别忽视!
我以前满脑子签单,接澳洲订单时没跟工厂确认周期就承诺 “30 天交货”,结果工厂缺料晚 20 天,清关资料又不全!还有次工厂偷换原料,产品出问题丢订单又坏口碑。现在我从签单到清关,每个环节都提前规划,跟工厂定节点、跟物流确认时效,再也不敢只盯签单。
4⃣️沟通别忽略文化差异!
跟中东客户上来就催下单,人不搭理 —— 原来他们先重信任,得先聊天拉近距离;跟德国客户说 “质量好”,人要参数报告,我拿不出丢单;给日本客户发报价单,没标参数还口语化,人说 “没法判断”。现在跟不同国家客户聊前,先了解沟通习惯,再也不 “自说自话”。
5⃣️遇负面反馈别退缩! 以前客户说 “产品不行”,我就放弃。给美国客户寄样,人说 “尺寸小 2 毫米”,我没跟进,结果竞品调尺寸拿了单,我超后悔!其实客户提反馈是有兴趣,现在我先道歉再给方案:说价格高就讲成本优势、灵活付款;说功能不符就聊定制。之前交货延迟,我们赔偿 + 承诺,不仅留住客户,还让他加了单!